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

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

且写且随缘

写作是创造性活动

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,分工越来越明确,越来越多人只工作在自己手头的事情上,甚至为生产更多所谓价值而终日劳作,难以窥探全貌或反思自省。这无异于资本对人的异化,进而产生“工具人”的自嘲。

而创造性活动,如绘画、谱曲、手作、烹饪、演讲……当然也包括写作,是能抵抗这种异化的有效方式。创造性活动,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输入,还需要主动地收集信息,对其进行加工与整合,继而以多样的形式进行输出和呈现。

举个例子:买了一本书放到书架上,我不会认为这本书是我的,尽管从所有权上它属于我,但我并不真正知道它;当我花点儿时间读完,它也不是我的,我只是把书中内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需要时,我还是不能熟练地运用其中的知识和技能;再进一步,当我能清晰简练地把书中内容讲给他人,可以说这本书至少有部分是我的;而当我写完了一系列拆书稿,想到它时历历在目,用到它时融会贯通,它就真正变成了我的书,甚至不需要作为物理实体存在,它已经融入我的知识系统,随取随用。

感受一下其中的区别,就在于我对书中内容的加工程度不同。越深度加工和生产内容,越能获得真知灼见。这让我想起小时被要求写读后感,实在很有道理,可惜年幼时并不能领会这一点,白白浪费了大好的读书时光。

写一段文字最好的时间是现在,好在还算不晚。

可能需要一点儿心理建设

动笔前,可能需要一点儿心理建设。写作路上的阻碍不少,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担忧。首先一个问题是没得可写。

没得可写又分为两种情况:第一种是真的没素材,虽然这种情况凤毛麟角,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。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写了,好好享受大好生活,没有素材的人生多么幸福。这可不是我说的,这是作家说的。想来也是这样,不平则鸣嘛,所谓的创造冲动,一定都是遇到了什么戳心窝的事儿,或胸含大量槽点不吐不快。冲突、悲剧、求而不得,这些才好写也好看,王子和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生活,就不要强说愁了。

第二种情况是,素材谁都有,只是缺少发现。就像我们在培训现场,客户会问:“有没有真实项目案例可以分享经验的?” 一手素材效果最好,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细枝末节。专注地倾听,专注地活在当下而非臆想的世界中,都有助于培养善于发现的敏锐度。有“开始观察”这一意识和动作,就不失为一个自我培养的契机。

解决完“没的写”这一问题,又开始担心写了没人看。综合一些官方统计和我的观察,超过80%的受众是会直接忽视内容的,假设推送100个人,理想情况也只有20人会点开,其中10人大致翻看就关闭,5人会仔细阅读一下,1-2人会有针对内容的反馈。所以,没人看很正常,那些针对内容产生反馈的受众,不管是支持还是误解,真爱粉无疑了,值得感激。

在反馈的内容里,或许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。有可能是误解,毕竟 “​​我想的 ≠ 我写的 ≠ 你看的 ≠ 你理解的”,信息层层传递必然会失真。从这点上看,被误解确实是表达者的宿命。我们可以视影响程度和范围决定是否响应,必要的情况下予以回应和澄清,毕竟勘误也是表达者的职责。

也有可能负面反馈来自于恶意曲解或碰瓷,这种情况就视心情决定要不要陪他玩儿一把了。按个人经验来讲,不必过于担忧,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,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愿意信任的内容。换句话讲,真就因此粉转路人转黑的,可能也并非你的受众。

有时候,不知如何把握内容的深浅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,担心大家都懂班门弄斧,或者过于晦涩缺乏理解。其实只要意识到,不管你写得多深或多浅,都有比你强和弱的人同时存在着,每个人都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碾压别人,或被别人碾压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想开就好。

不需要准备更多,就可以动笔

有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建设,并不需要准备更多,就可以开始动笔了。一般情况下,熟练的写作者会形成自己固有的工作流,因人而异。刚开始写的同学,就可以完整体会这个从无到有、积少成多的过程。

写作的过程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。脑力劳动是指素材加工、构思、立意、大纲的过程,而体力劳动就是码字、排版、修改、发布的过程。动脑的事情其实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,可以在碎片时间随时做(注意安全),比如扫除、洗澡、通勤路上、做饭时,思想不受限,任你信马由缰;而动手的事情宜集中时间统一处理,找到自己趁手的工具也很重要。

用不了几篇的迭代,就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高效写作流程了。

关于构思与下笔,有些人习惯瀑布式的先构思好再下笔,这样可以体会一气呵成的快感。也有些人习惯初步立意后边写边构思,慢慢体会一篇文字跃然纸上水到渠成的获得感。无所谓好坏,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好。

在内容泛滥的今日,优质内容依然是稀缺资源。每次输出都是机会,都需要提供尽可能优质的内容。我对优质内容的理解,与洞见有较大的重合:

  1. 明察洞悉,清楚地看到,透彻的了解,能引起强烈共鸣,但不带节奏
  2. 能透视不易察晓的事物,看透本质,高明的见解
  3. 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精,人精我绝

当然,一下就洞见并不容易,可以先从持续练笔开始,不断的练习和迭代。

写完之后做什么

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习惯:以发布划分,发布前看三遍,发布后寻求反馈,隔段时间回顾。

发布前看三遍,第一遍看内容结构,第二遍看遣词造句,第三遍代入读者视角。基本上三遍过后,就没啥自己能改的了,可以找信任的他人看看,补充更多的第三方视角。

发布后,可以主动寻求一些社区反馈。如有相对稳定的发布渠道,经过一定的传播后,可分析文章相关数据,作为后续内容改进的输入。有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关联,或者意料之外的惊喜,有机会我们再展开讨论。

然后过一段时间,不必拘泥是隔了三月五月,还是半载一年,重温一下自己的文字,回想成文时的心境,因此沟通而认识的人,便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成长,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密切的关联。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阶段,不管是嘲笑之前的幼稚,还是同情当时的遭遇,时过境迁后,你都能与彼时的自己隔空相对,会心一笑。

最后,且写且随缘

大家会发现,较大的篇幅都在前面。因为不存在一个恰好准备好的时机,只要卸下心理负担,开始动笔写,坚持行动就能甩掉大部分人。持续地写作和输出,坚持一年、五年、十年,你会看到自己的进步,而那些影响力和因此带来的其他什么,都是你不断完善自我的附赠品。

最后想说:表达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,只有充分表达才有可能被看到、被理解、被需要。而表达过后,受众如何看待内容和作者本身,也是受众的权利,作者无权干涉。不论是有缘交流,还是无缘错过,都很好。所以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呢?这真是一件既有益又有趣、甚至有点小浪漫的事儿,坚持写吧,然后顺其自然,随遇而安。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